半导体切筋成型设备的切割和成型技术是半导体封装工艺中的核心环节,直接影响芯片的电性能、可靠性及生产效率。其技术体系可拆解为切割精度控制、成型工艺优化、设备集成化与智能化三大维度,具体技术要点如下:
一、切割技术:高精度与低损伤的平衡
1、金刚石刀具切割
原理:采用金刚石或刚玉等超硬材料制成的旋转刀具,通过高速旋转(通常达数万转/分钟)对晶圆进行物理切割。
精度控制:
切割路径优化:利用激光定位或视觉识别系统,确保刀具沿预设路径切割,误差控制在±2μm以内。
切割深度控制:通过压力传感器和伺服电机实时调整刀具进给量,避免切割过深导致芯片损伤或过浅导致分离不完全。
冷却润滑系统:
切割过程中持续喷洒冷却剂(如去离子水)和润滑剂,降低刀具温度(减少热应力),同时减少摩擦,防止芯片边缘崩裂。
2、激光切割技术
优势:非接触式切割,无机械应力,适用于超薄晶圆(厚度<100μm)或脆性材料(如GaN、SiC)。
应用场景:
隐形切割:通过激光聚焦在晶圆内部形成改质层,后续通过扩展胶膜实现芯片分离,减少边缘损伤。
烧蚀切割:直接汽化材料,适用于小尺寸芯片(如MEMS器件)的切割。
二、成型技术:形状控制与结构稳定性
1、冲压成型
原理:利用模具对切割后的芯片进行冲压,形成引脚、散热片等结构。
关键技术:
模具设计:采用高精度钢模,表面镀硬铬以延长寿命,模具间隙控制在芯片厚度的5%-10%。
多工位成型:通过级进模实现引脚弯曲、切边、倒角等工序的一次性完成,提升效率。
应用案例:
QFN封装:引脚成型后需满足共面性要求(引脚与封装体底面的[敏感词]高度差<50μm)。
2、热压成型
原理:在加热条件下(温度通常150-250℃)对芯片进行塑性变形,适用于引脚较细或材料硬度较高的场景。
优势:减少成型回弹,提升引脚尺寸稳定性。
控制要点:
温度均匀性:通过红外加热或热风循环确保模具温度一致,避免局部过热导致材料变形。
压力控制:采用伺服液压系统,压力波动范围<±1%。
三、设备集成化与智能化
1、多工序集成
全自动切筋成型系统:集成上料、切割、成型、分离、检测等模块,实现“一片式”生产。
2、智能化控制
在线检测:通过激光干涉仪或机器视觉系统检测切割尺寸、引脚共面性等参数,异常时自动停机调整。
数据追溯:记录每片芯片的加工参数(如切割速度、成型压力),实现生产过程可追溯。
半导体切筋成型设备的切割和成型技术正朝着高精度、高效率、智能化方向发展,其核心在于通过材料科学、精密制造和自动控制的交叉创新,解决超薄化、高密度封装带来的工艺难题,为半导体行业提供可靠的生产解决方案。
联系人:13714649721 赖先生(微信同号)
联系人:15119802942 刘先生(微信同号)
传真:0755-27088873
邮箱:lys.163@163.com
地址:深圳市光明新区马田街道新庄社区新围第四工业区G7号恒利荣(可亚迪)工业园B栋4楼